新闻中心
稳定性同位素知识介绍
一、同位素概念
1.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2.稳定性同位素(stable isotope):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且无放射性的元素。
3.标记化合物(labelled compound):用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核素取代化合物分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原子使之能被识别并可用于示踪的化合物。
4.示踪剂(tracer):具有某些明显特性而易于辨别的物质。将少量该物质与另一物质相混合或附着于此物质时,待测物质的分布状况或其所在位置就能被确定。
5.丰度(abundance):同位素原子数(或摩尔数)对该元素总原子数(或摩尔数)的比例。尚澜重氧水分装
6. 天然丰度(natural abundance):在一种元素中特定同位素天然存在的丰度。
7.同位素示踪剂(isotopic tracer):与被示踪元素相同而同位素组成或能态不同的示踪剂。
8.同位素稀释分析(isotope dilution analysis):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已知丰度的某元素的同位素(或包含该同位素的物质),通过测定混合物前后它在样品中的丰度,从而求得样品中该元素(或该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9.同位素效应(isotope effect):由于质量或自旋等核性质的不同而造成的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之间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10.原子质量(atomic mass):一种中性原子处于基态的静止质量。
11.原子质量单位(u,atomic mass unit):一个12C中性原子处于基态的静止质量的1/12。1u=1.6605655×10-27kg。
12.阿伏加德罗常数(L,NA):分子数除以物质的量。NA=N/n=(6.022045±0.000031) ×10 23mol-1。
13.摩尔质量(M):质量除以物质的量。M=m/n,式中m为物质的质量,kg/mol。
14.摩尔(mol):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12C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位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二、稳定性同位素介绍
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化学元素,最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碳-13 (13C)、氮-15(15N)、氢-2 (2H即氘) 和氧(18O)等。因为这些同位素比普通元素重1到2个原子量单位,所以也叫作重元素。稳定同位素 (stable isotope) 就是天然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同位素(non-radioactive isotope),即无辐射衰变,质量保持永恒不变。尚澜氦业品牌值得选择
迄今发现的稳定性同位素有274种,但得到产业化生产并已广泛应用的主要为氘(2H)、碳-13(13C)、氮-15(15N)、氧-18(18O)、氖-22(22Ne)、硼-10(10B)等少数几种产品。稳定性同位素之间的质量有差异,因而其核自旋性质很不相同,核磁共振相对频率及相对灵敏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为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测试稳定同位素的丰度提供了技术基础。
稳定性同位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可以用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制成含有稳定性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利用其与相应非标记元素的不同特性,通过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分析仪器来测定稳定同位素反应后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量等,从而了解反应的机理、途径、效果等。
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无处不在,包括所有化合物、水和大气,所以也就自然地存在于动植物和人体内。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普通元素相同,所以可用作示踪剂来标记化合物用于科学研究、临床医学和药物生产等几乎所有自然领域。由于没有辐射污染,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可以用于任何对象,包括孕妇、婴儿和疾病患者,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绝对安全。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另一特点是其测试定量的高精度和超高精度,达到PPM级(即百万分之一精度),而且同时也测定了化合物的浓度,事半功倍,且降低了测试误差。现在,利用同位素技术人们可以同时测定多个不同的样品,从而提高测定效率。这些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是放射性同位素等技术所不可比拟的。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第三个特点是其示踪能力的微观性和灵活多变性。微观性是指它可以用来标记、追踪化合物分子内部某个或多个特定原子,比如葡萄糖分子中各个原子在人体内的不同代谢途径, 哪些原子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而哪些原子进入脂肪代谢途径参与脂肪合成。多变性是指通过对同位素标记位点的合理选择和巧妙设计来追踪、定性定量测定化合物的不同代谢途径或者生成过程。
由于以上特性,自20世纪中叶特别是70年代以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科技先行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营养、代谢、食品、农业、生态和地质等研究和生产领域。近年来在药物研发生产以及新兴的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代谢组学 (metabolomics) 和代谢工程 (metabolic engineering) 等前沿领域,稳定同位素技术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独特高效甚至必须的技术,显著地提高了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生产效率。最新近的例子是德国科学家用碳13氨基酸通过三代喂养成功地标记了动物全身的所有蛋白质而获得了细胞代谢的重要发现。这一崭新的技术堪比当年的聚合酶连锁反应技术 (PCR), 必将迅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的无所不在意味着该技术应用的普遍性,有大自然显微镜的独特功能,将揭开越来越多的大自然和人体的奥秘。
尚澜氦业科技有限公司
①同位素:
氦3、碳13、氮15、氧18、硼10/11,氘气、重水、氘代、氪氖氙同位素、金属同位素、同位素混合气
②稀有气体:
氦气、氖气、氪气、氙气、液氦
③碳氢气体:
甲烷、乙烷、丙烷、正/异丁烷、乙烯、丙烯、正戊烯、乙炔……
④高纯气体:
氟化氢、氯化氢、硫酰氟、羰基硫、氨气、CF4、SF6、SO2、CO、CO2、NO、N2O、NO2、N2O4……
⑤超纯气体
⑥标准气体、混合气
⑦氦气回收系统
全国配送[握手]支持定制分装
联系人:刘海龙 13194677939
2025-03-07
2025年亚太氦气大会议程发布(尚澜氦业分装氦3同位素,氦气分装管束,液氦槽车,氙气分装)
气体圈子认为,随着数据中心、量子技术、太空 计划、大科学装置和 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亚洲氦气市场将迎来巨大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25气博会期间,芯片揭秘将再度与气体圈子强强联手,重磅推出《大咖谈芯-气体专期》!将于4月16—18日在江苏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联合举办半导体材料论坛:“芯气相”之半导体行业新应用与投资机遇。
确认出席亚太氦气大会的国际公司包括QatarEnergy、Gazprom、Irkutsk、Zenith Helium、Gulf Helium、KIOXIA、iSi、Folat、OEG、Spectra、InfraPro、 Axis、Helium24、 Linde、Messer、Uniper、Iwatani、Nippon Sanso、Air Liquide、Air Products、Gazprom、Irkutsk、Cryogenmash、DIG、Daedeok Gas……
全球氦气市场现状与展望(2025-2029)
Phil Kornbluth
液化空气集团氦气业务原美洲区总裁
中国氦气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地下储氦库建设的探讨与展望
无液氦核磁新技术-液氦在医用磁共振产业的应用与变化
教授级高工 梁平
氦-3来源、应用和市场
液化空气集团氦气业务原美洲区总裁
气体圈子分析师 陈亚
哈尔滨雪贝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林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红艳教授
启承悬浮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山举
赢创气体分离膜中国区负责人 张正宜
中船鹏力 (南京) 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杰
Cryogenmash战略发展总监Alexander Mazin
2025中国国际气体工业博览会于4月16日至18日在江苏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气体供应链资源汇集、一站式采购!
氦气供应链展商
尚澜氦业科技有限公司
①同位素:
氦3、碳13、氮15、氧18、硼10/11,氘气、重水、氘代、氪氖氙同位素、金属同位素、同位素混合气
②稀有气体:
氦气、氖气、氪气、氙气、液氦
③碳氢气体:
甲烷、乙烷、丙烷、正/异丁烷、乙烯、丙烯、正戊烯、乙炔……
④高纯气体:
氟化氢、氯化氢、硫酰氟、羰基硫、氨气、CF4、SF6、SO2、CO、CO2、NO、N2O、NO2、N2O4……
⑤超纯气体
⑥标准气体、混合气
⑦氦气回收系统
全国配送[握手]支持定制分装
联系人:刘海龙 13194677939
2025-03-07
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氦气急剧增加,原产地指向俄罗斯
欧盟正在努力解决从中国进口的氦气激增的问题,这引发了欧盟对俄罗斯可能规避因其入侵乌克兰而受到的制裁的担忧。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氦气生产国,氦气是医疗保健、科学研究和制造业等各个领域使用的关键资源。由于制裁限制了从俄罗斯直接进口氦气,欧盟担心俄罗斯的氦气可能会通过中国进入欧盟市场。
从中国进口的氦气急剧增加,已促使欧盟展开调查,以确定这种气体的真正来源。如果俄罗斯氦气经中国进入欧盟的消息得到证实,欧盟可能会采取进一步措施限制这些进口。
欧盟的担忧源于俄罗斯可能从氦出口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间接支持其战争努力。此外,规避制裁会削弱国际社会孤立俄罗斯并阻止其进一步侵略的效力。
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氦气来源的调查,对于制裁的完整性和防止俄罗斯利用国际贸易体系的漏洞产生影响。调查结果将对欧盟对乌克兰持续冲突的反应及其有效执行制裁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尚澜的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3-06
中国科学家将波音氦泄漏危机转化为隐形导弹技术突破
在美国宇航局因星际航线舱出现问题而难以将两名宇航员送回地球之际,中国却利用了这一问题
在解决宇宙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研究人员将美国宇航局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转化为革命性的推进突破,这可能会重新定义现代战争和太空旅行。
由于多次氦气泄漏导致波音公司的星际航线太空舱的推进器系统失效,两名美国宇航局宇航员自去年以来一直被困在国际空间站。因此,用于加压液体火箭燃料的超轻气体氦气已成为工程学脆弱性的象征。
如今,中国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已经利用这一缺陷实现了五角大楼规划者长期以来的追求:一种固体燃料火箭,能够根据需要将推力增加三倍,同时将废气冷却到接近环境温度,使其几乎无法被红外传感器探测到。
在本月发表在《航空学报》上的一项研究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航空航天研究员杨泽南领导的团队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微米级孔隙将氦气注入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引发推力激增。
杨和他的同事写道,氦气不会燃烧,但氦气与燃烧气体的比例(1:4)可将比冲提高 5.77%,通过可调节喷射使推力水平飙升 300%。低温氦气也有助于将热隐身性能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计算机模拟显示,冷却至 1,327 摄氏度(2,420 华氏度)的排气羽流在技术上可以避开几乎所有红外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
飞行过程将保持平稳。与氢气等挥发性替代气体不同,氦气的惰性可避免燃烧不稳定性。
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快速反应固体燃料火箭,以较低的成本发射卫星,这是军方迫切需要的能力。
这个想法背后的物理原理是,当氦气的密度为 4g/mol 时,它的超轻气体会膨胀,并在微注入时加速排气速度(2 毫米的孔隙是好的),其速率远高于传统的燃烧副产品(29g/mol)。
杨教授的研究小组称,室温下的氦气在吸收燃烧气体中的多余热量时,不仅可以减弱红外信号,还有助于保护喷嘴材料。
他们的研究发现,实时氦气流量调整可以使单个发动机的推力从 100% 提高到 313%,这可能会改变高速导弹的机动性。研究人员将这项技术与“解决高速、远程、红外隐身挑战”联系起来——这是对美国高超音速导弹防御系统的直接认可。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尚澜的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尚澜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公司由从事气体行业25年的资深技术人员创建,引进俄罗斯先进的气体产品。公司享有2年自营进出口气体权。也是国内小有盛名的气体公司。我司主营主要生产经营:高纯氦气、液氦、气球氦气;氘气、三氟化氮、六氟化硫、甲烷;一氧化碳、氯化氢、五氟化溴、六氟化钼;硫化氢、环氧乙烷消毒气、激光气;高纯氮气、高纯氩气、高纯氧气、混合气体;无缝钢瓶检验与服务;气体管道工程等。尚澜特气服务宗旨:迅速、安全、舒心、价格!详情咨询:13194677939。
2025-03-06
氦气供应新时代:成本压力与价格走向
2025-03-03
氦-3:月球上的能源宝藏
氦-3:月球上的能源宝藏
氦-3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性质稳定的氦同位素。它的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是稳定同位素。氦-3在地球上极为稀缺,但在月球上储量丰富。它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核聚变燃料,具有巨大的能源潜力和应用前景。
氦-3的获取
现阶段的氦-3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生产出来的:
从天然气中分离:一些天然气田中含有微量的氦-3,可以通过低温冷凝和活性炭吸附等方法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这是目前最主要的氦-3来源,但是产量很低,每年只有约0.5吨。
从核反应堆中提取:一些核反应堆中使用重水作为慢化剂,重水中的氘会在中子轰击下衰变成氦-3。这些氦-3可以通过精馏重水的方法提取出来。这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氦-3生产方法,但是还没有大规模实施。
从月球上开采:月球上的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是由太阳风轰击月球表面形成的45。月球上的氦-3储量估计有300万到500万吨45,是地球上的数千倍。但是,从月球上开采和运输氦-3需要高超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或组织实现了这一计划。
氦-3是由太阳风轰击星球表面形成的。太阳风是太阳表面不断喷发的高能粒子流,其中包含大量的氦-3原子核。由于地球有强大的磁场和大气层,可以阻挡太阳风的侵袭,所以地球上的氦-3储量非常少,只有约0.5吨1。而月球没有磁场和大气层,常年受到太阳风的辐射,储存了大量的氦-3。据估计,月球上有300万到500万吨的氦-3储量。
那么如何从月球上提取氦-3呢?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通过加热月壤,另一种是通过机械破碎月壤。
加热月壤的方法是将月壤加热到700摄氏度以上,使其中的氦-3释放出来,并用真空泵抽取出来。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速度较慢。
机械破碎月壤的方法是利用最新的科学发现:月壤中钛铁矿颗粒表面都存在一层非晶玻璃。这层玻璃具有原子无序堆积结构,限制了氦原子的释放,使得大量的氦-3以气泡的形式被捕获并保存在玻璃层中。因此,通过机械破碎玻璃层,可以在常温下提取出氦-3。这种方法不需要加热月壤,而且速度较快。
提取出来的氦-3需要液化后才能运输。液化氦-3的温度为-269.9摄氏度,比液态氮还要低。因此,需要特殊的制冷设备和容器来储存和运输液化氦-3。
将液化氦-3从月球运回地球需要航天飞机或火箭等空间运输工具。目前还没有专门为运输液化氦-3设计的航天器,但可以借鉴已有的技术和经验。例如,美国曾经使用航天飞机运送过液态氧和液态氢等低温物质7。据估计,一次航天飞机可以运回20吨的液化氦-3。
氦-3的应用
氦-3最吸引人的应用是作为核聚变燃料。核聚变是一种将轻元素的原子核合并成重元素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产生能量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目前,人类已经实现了部分的核聚变反应,但还没有达到能够持续稳定地产生净能量的水平。这是因为目前使用的核聚变燃料主要是氘和氚,这两种同位素都是氢的同位素,它们的聚变反应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并且会产生高能中子,造成辐射污染和材料损耗。
而氦-3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释放出核聚变能的真正潜力。氦-3可以与氘进行聚变反应,这些反应不产生中子,只产生带电粒子,如质子和氦-4。这些带电粒子可以被磁场引导,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需要经过热能和机械能的中间环节。这样就可以提高核聚变发电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辐射污染和材料损耗。而且,氦-3聚变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也比氘-氚聚变反应低得多,更容易实现商业化。
据估算,1吨氦-3可以产生相当于燃烧800万吨标准煤或者400万吨石油的能量。如果用于发电,1吨氦-3可以支持一个10万千瓦的发电厂运行一年。全球每年的电力消耗量约为2.2×1013千瓦时,只需要消耗100吨左右的氦-3就可以满足。而月球上有数百万吨的氦-3储量,足以支持地球上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能源需求。
其次氦-3是获得极低温环境的关键制冷剂,是超导、量子计算、拓扑绝缘体等前沿研究领域的必需物质。量子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的新型计算模式,它可以实现传统计算无法达到的高效率和高性能。量子计算需要在极低温度下进行,以保护量子比特(qubit)免受外界干扰和噪音。目前,量子计算的主要制冷剂是液态氦-4,但是液态氦-4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会在低于2.17K时出现超流现象,导致液体流动无法控制,影响制冷效果。
而氦-3则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因为它的超流临界温度更低,只有0.31K。因此,氦-3可以作为一种更优秀的制冷剂,为量子计算提供更低的温度和更稳定的环境3。事实上,已经有一些研究团队利用氦-3制造了超低温制冷机,并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比特的操作和测量。
除了作为制冷剂外,氦-3还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量子比特材料。由于氦-3具有核自旋1/2,它可以被视为一个两能级系统,类似于一个量子比特。通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对氦-3原子核进行操控和读出。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团队利用氦-3原子核实现了量子存储、量子纠缠和量子逻辑门等基本功能 。
除了作为核聚变燃料以及量子计算外,氦-3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应用。例如:
氦-3是一种优良的中子探测器,可以用于核安全、核废料管理、医学成像、考古探测等领域。
氦-3是一种有效的抗中子辐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核反应堆、加速器、激光器等设备的屏蔽材料。
氦-3是一种有价值的医学同位素,可以用于制造放射性药物和诊断剂,治疗和检测癌症等疾病。
氦-3的挑战和机遇
氦-3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要实现从月球上获取并利用氦-3的目标,还需要克服许多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和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难题:从月球上开采和运输氦-3需要高超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或组织实现了这一计划。要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制造核聚变反应堆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长期的研究和试验。而且,氦-3聚变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虽然比氘-氚聚变反应低得多,但仍然很高,目前还没有达到能够持续稳定地产生净能量的水平。
法律争议:月球上的氦-3资源属于谁?谁有权利开采和使用?谁应该承担责任和风险?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复杂问题。目前,国际社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来规范和保护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规定,外层空间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主权或管辖权,也不允许任何国家在外层空间建立军事基地或进行武器测试。但是,《外层空间条约》并没有明确规定外层空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也没有明确规定外层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和限制。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公平、合理、有效的法律体系来管理和监督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伦理问题:从月球上开采和运输氦-3会对月球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可能影响月球的地质和天文特征。而且,月球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和遗产,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如何在保护月球环境和尊重月球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是一个涉及到人类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
尽管存在着这些挑战和困难,但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和希望。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氦-3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未来能源,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且,探索月球资源也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人类探索太空和月球的进程,提高人类文明的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在科学、经济、政治、法律、伦理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策略,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这种珍贵的资源。
2023-08-16
氘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进展、机遇和挑战
氘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进展、机遇和挑战
药物发现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寻找和优化具有治疗潜力的分子。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化学家们经常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选择性、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降低药物的代谢、分布、排泄和作用方式的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氘来替换药物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氘是氢的重同位素,它多了一个中子,因此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键能。这种结构修改可以影响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从而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特性。这种利用氘来改造药物的方法被称为氘化(deuteration)。
氘化药物的历史和现状
氘化药物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利用氘来改善药物效果的想法。然而,由于当时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和技术手段,以及对氘化安全性和法规的担忧,这一领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直到近年来,随着新药发现越来越困难和昂贵,以及对氘化机制和影响的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氘化药物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目前,已经有两种氘化药物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分别是氘化苯苯丙胺(用于治疗亨廷顿舞蹈症)和氘化克拉维替尼(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将已经上市或正在开发中的药物进行氘化改造而得到的,属于氘化开关(deuterium switch)类别。氘化苯苯丙胺是通过将苯苯丙胺(tetrabenazine)中的六个氢原子用氘原子替换而得到的,这样可以减少其在体内被代谢成有毒代谢物。氘化克拉维替尼是通过将克拉维替尼(cladribine)中的两个氢原子用氘原子替换而得到的,这样可以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
除了这两种已经上市的氘化药物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和领域的氘化药物处于临床试验或前期研究阶段。例如,在癌症领域,有一些通过将抗癌药进行部分或完全氘化来提高其效果或降低其副作用的项目 ;在炎症领域,有一些通过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氘化来减少其对胃肠道的损伤的项目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有一些通过将多巴胺类药物进行氘化来改善其在帕金森病和抑郁症中的应用的项目 。这些项目中的一些属于氘化创新(deuterium innovation)类别,即在新药发现过程中早期就引入氘化设计,以优化候选药物的特性。
氘化药物的机遇和挑战
氘化药物作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药物改造方法,为药物发现和开发提供了一些机会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氘化策略: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氘化,以及如何评估氘化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是氘化药物设计的关键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规则或方法来指导氘化的位置选择,而是需要根据每个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和作用方式来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同时,也需要利用各种实验和计算方法来预测和验证氘化对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以及与非氘化分子的差异。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专业知识,而且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氘化效果:如何证明氘化对药物效果有显著和有益的改变,以及如何避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是氘化药物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氘化可以对一些药物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增加稳定性、延长半衰期、降低代谢率、提高选择性等。然而,这些效果并不是普遍存在或保证的,而是取决于每个分子的特点和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或限制,如可能引起异位效应、改变受体结合、影响信号传导等。因此,需要对每个氘化药物进行严格和全面的评估和比较,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氘化成本:如何降低氘化药物的生产成本和开发风险,以及如何保护其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是氘化药物商业化的重要问题。目前,由于氘原料的价格较高,以及氘化合成过程的复杂性和低效率,导致氘化药物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由于氘化药物往往只是对已有药物进行微小的结构修改,因此可能难以获得足够的创新性和专利保护,从而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仿制品威胁。因此,需要寻找更经济和高效的氘化合成方法,以及更有力和灵活的知识产权策略。
氘化安全性:如何评估氘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是氘化药物安全性的关键问题。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和研究来证明氘化对人体和环境是否有任何负面或不可逆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氘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元素,且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很低,因此人体和环境对氘的暴露程度和敏感性可能很低。另一方面,由于氘化会改变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可能导致一些未知或意外的生物学效应或相互作用。因此,需要对每个氘化药物进行长期和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以及与非氘化药物进行比较和区分。同时,也需要遵守各国和地区对于氘化药物的法规和标准,如申请、审批、注册、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
总之,氘化药物是一种利用氘来改善药物性能的新颖而有效的方法,为药物发现和开发提供了一些机会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这一领域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其发展和应用。
2023-08-14
特种气体和半导体行业的现状与展望
特种气体和半导体行业的现状与展望
特种气体在半导体、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因素。特种气体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与半导体市场密切相关,因为半导体制造是特种气体的最大消费者,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是指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率的物质,如硅、锗、砷化镓等。半导体可以通过控制其内部电子的运动来实现开关、放大、存储等功能,从而构成各种电子器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汽车、医疗、军事等领域,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和核心。
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现状
根据gasworld的数据,半导体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一个万亿美元的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竞争压力。这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新兴技术的驱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半导体器件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例如,5G技术需要更高频率和更低功耗的射频芯片;人工智能需要更高计算能力和更低延迟的处理器芯片;云计算需要更大容量和更快速度的存储芯片;物联网需要更小尺寸和更低成本的传感器芯片等。
地缘政治的冲突:近年来,由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和技术战等地缘政治因素,全球半导体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美国对中国的一些半导体企业,如华为、中芯国际等实施了出口限制和制裁措施,导致这些企业在获取美国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遇到了困难和风险。中国则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提高其自主创新和自给自足的能力。这些举措不仅影响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波动,也加剧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分化和竞争。
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展望
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主要由美国、中国大陆、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企业分割和竞争。这些地区在半导体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也有着不同的发展策略和目标。以下是对这些地区的简要介绍:
美国:美国在半导体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知名品牌,以及赛普拉斯、安森美、德州仪器等优秀企业。美国在半导体设计和创新方面有着强大的实力和优势,尤其是在处理器、射频、存储等领域。美国也拥有一些先进的设备制造商,如应用材料、兰姆研究等。然而,美国在半导体代工和封装方面相对落后,主要依赖于中国台湾的台积电等外部供应商。美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保护,以维持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也试图限制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发展。
中国: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市场。中国拥有华为、中芯国际等实力雄厚的企业,以及紫光集团、长江存储等潜力巨大的企业。中国在半导体消费和投资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在通信、手机、物联网等领域。中国也拥有一些优秀的设备制造商,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然而,中国在半导体设计和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主要依赖于美国等外部供应商。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提高其自主创新和自给自足的能力,同时也试图与欧洲、日本等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欧洲:欧洲在半导体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拥有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领先厂商,以及英飞凌、斯达克等优秀企业。欧洲在汽车和物联网方面有着优势,尤其是在功率器件、传感器、微控制器等领域。欧洲也拥有一些先进的设备制造商,如阿斯麦、诺冠等。然而,欧洲在处理器和存储方面相对落后,主要依赖于美国等外部供应商。欧洲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保护,以维持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试图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日本:日本是半导体行业的先驱和领导者,拥有东芝、索尼等老牌企业,以及瑞萨、村田等优秀企业。日本在存储和显示方面有着传统优势,尤其是在闪存、DRAM、LCD等领域。日本也拥有一些先进的设备制造商,如日立、佳能等。然而,日本在处理器和射频方面相对落后,主要依赖于美国等外部供应商。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提高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试图与韩国等邻国建立更友好的合作关系。
韩国:韩国是半导体行业的后起之秀和领跑者,拥有三星、SK海力士等巨头企业,以及LG、现代等优秀企业。韩国在存储和逻辑方面有着强大实力和优势,尤其是在NAND闪存、DRAM、处理器等领域。韩国也拥有一些优秀的设备制造商,如三星电子、SK材料等。然而,韩国在射频和传感器方面相对落后,主要依赖于美国等外部供应商。韩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保持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也试图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国台湾:中国台湾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拥有台积电、联华电子等领军企业,以及旺宏、华邦等优秀企业。中国台湾在半导体代工和封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优势,尤其是在晶圆代工、芯片封装、测试服务等领域。中国台湾也拥有一些优秀的设备制造商,如联电、中环等。然而,中国台湾在半导体设计和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主要依赖于美国等外部供应商。中国台湾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保护,以维持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试图与美国等主要客户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
特种气体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特种气体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输入,也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和影响。特种气体行业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6.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但这也可能导致一些关键气体,如二硼烷和六氟化钨等面临供应压力。特种气体行业目前面临着供应链、可持续性和投资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供应链方面,由于半导体制造对特种气体的品质、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特种气体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都需要严格的标准和控制。这就要求特种气体供应商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和沟通。然而,由于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特种气体供应链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原材料价格波动、物流成本上升、海关检查延误等。这就要求特种气体供应商加强对供应链的监测和优化,提高其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以及与客户建立更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可持续性方面,由于特种气体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或有害的排放物,如温室气体、酸性气体、有机化合物等,这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特种气体行业需要加强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重视和改善,以符合社会责任和法规要求,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这就要求特种气体供应商采取一些措施,如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回收利用废弃气体、开发更环保的替代气体等。
投资方面,由于半导体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特种气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特种气体供应商需要不断投资于研发、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等方面的设备、设施和技术,以提高其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同时,特种气体供应商也需要考虑到市场竞争和风险的因素,以制定合理和有效的投资策略和计划。
在未来十年内,随着半导体市场的扩大和多样化,特种气体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特种气体供应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2023-08-09
氦市场:需求与供应的博弈
氦市场:需求与供应的博弈
氦可以用来制造超导磁体,冷却核反应堆,充满气球和飞艇,以及进行深海潜水等。由于全球对氦的需求增加,而供应又有限,氦市场经常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本文将介绍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以及氦在不同领域的重要应用以及一些正在进行中的大型氦项目,例如卡塔尔的氦生产设施,美国的联邦氦储备,以及俄罗斯和坦桑尼亚的新氦发现。本文还将探讨氦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保证氦的可持续供应。
氦市场的现状
根据gasworld的报道,2023年可能是自2006年以来第九个受到供需影响的年份。而且这不会是最后一个。今年可能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逆风。“氦短缺4.0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但是,我们正处于暴风雨前的平静时期,”Kornbluth Helium Consulting公司总裁Phil Kornbluth最近对gasworld说。今年剩余时间内可能影响市场的短缺主要与计划维护停机有关。与此同时,一些大型氦项目也在进行中,作为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重大努力的一部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氦生产国是美国和卡塔尔,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0%和30%。美国主要依靠其联邦氦储备(Federal Helium Reserve)来提供氦,该储备位于德克萨斯州阿马里洛附近。卡塔尔则拥有两个大型的液化天然气(LNG)设施,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氦。其他一些重要的氦生产国包括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和加拿大。
然而,这些国家并不能保证氦市场的稳定和充足。美国联邦氦储备已经面临枯竭的风险,而卡塔尔则经历了与其邻国之间的政治危机,导致其氦生产设施被迫关闭了几个月。这些事件都给全球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
氦市场的未来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行业需要寻找新的氦资源和生产能力。幸运的是,近年来已经有一些新发现和新项目在进行中或即将启动。
俄罗斯是一个潜在的氦大国,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其中含有大量的氦。俄罗斯计划在2023年底启动其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ESPO)项目,该项目将从西伯利亚的气田输送天然气到中国和太平洋地区。该项目预计将生产约60亿立方英尺的氦,相当于全球总产量的15%。
坦桑尼亚也是一个新兴的氦生产国,它在2016年宣布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氦油藏,估计可供应全球需求的25年。该油藏位于坦桑尼亚的卢夸地区,是由英国赫利克斯公司(Helium One)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发现的。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勘探和开发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开始生产氦。
除了这些新发现和新项目外,还有一些已有的氦生产设施正在扩大或改进其能力。例如,卡塔尔计划在2024年启动其第三个LNG设施,该设施将增加其氦产量的50%。美国则正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延长其联邦氦储备的寿命,例如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已使用过的氦。
氦在不同领域的重要应用
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元素,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是唯一一种在常压下不能固化的元素,它也是最低温度下仍然保持液态的元素。它比空气轻,而且不会燃烧或与其他元素反应。这些性质使得氦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超导磁体:超导磁体是一种能够产生极强磁场而不损耗电能的磁体,它们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通常使用液态氦来冷却。超导磁体在医学、科学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就需要用到液态氦来冷却磁体。
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一种能够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大量能量的装置,它们需要使用一种冷却剂来防止过热和爆炸。氦是一种理想的冷却剂,因为它具有高导热性、低密度、低粘度、高比热容、高化学惰性等优点。
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一种能够利用浮力原理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它们需要使用一种比空气轻而且不会燃烧或爆炸的气体来充满。氦是一种理想的气体,因为它比空气轻约七倍,而且不会与空气或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深海潜水:深海潜水是一种能够探索海洋深处的活动,它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呼吸气体来防止压力和缺氧的危害。氦是一种理想的呼吸气体,因为它具有低溶解度、低密度、低窒息性等优点。氦可以与氧和其他气体混合,形成不同比例的混合气,例如氦氧(heliox)、氦氮氧(trimix)和氦氮(helium-nitrogen)等。
其他应用:除了上述几个主要领域外,氦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例如在半导体、光纤、激光、冷冻、焊接、检漏、空间探索等方面。氦是一种多功能和高效的元素,它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氦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有了新的发现和新项目,但是氦市场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一方面,全球对氦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全球的氦供应仍然依赖于少数几个国家和公司,而且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氦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消耗。因此,行业需要寻找更可靠和可持续的方式来保证氦的供应。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行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
提高氦的回收和再利用率:回收和再利用已使用过的氦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成本和浪费,提高效率和环保性。目前,全球的氦回收率仅为约30%,而且主要集中在MRI等高端应用领域。行业需要开发更先进和经济的回收技术,并推广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增加氦的储备和储存能力:储备和储存可以缓解市场的波动和短缺,提高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全球只有美国拥有一个大规模的联邦氦储备,而且该储备也面临着枯竭的风险。行业需要建立更多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储备和储存设施,并制定合理的分配和定价机制。
推动氦的替代品和创新技术的研发:替代品和创新技术可以降低对氦的依赖,拓展新的可能性和机会。目前,已经有一些替代品和创新技术在研究或开发中,例如使用其他低温介质来冷却超导磁体,使用其他轻质或惰性气体来充满气球或飞艇,使用其他呼吸混合物来进行深海潜水等。行业需要加强对这些替代品和创新技术的投资和支持,促进其商业化和普及。
总之,氦是一种非常有用和稀有的元素,它在不同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行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氦的可靠和可持续供应。氦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
2023-08-07
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增长领域以及现状
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增长领域以及现状
特种气体是指具有特殊纯度或组成的气体,通常用于制造、电子、医疗和学术等领域。特种气体市场的规模和增长受到这些行业需求的影响,以及新应用和技术的发展。
特种气体的主要产品包括高纯气体、稀有气体、碳气体、卤素气体和混合气体。其中,碳气体在2022年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超过26%,这主要归功于其在各种终端行业(如制造、电子、医疗和化工)以及分析和仪器校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惰性气体,尤其是氦气,也是一个重要的产品类别,因为它们在医疗成像、半导体制造和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独特的性能。
特种气体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制造、电子、医疗和学术。其中,电子行业是最大的消费者,占据了2022年市场收入的近40%,这与全球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市场的增长密切相关。特种气体在电子行业中主要用于生产集成电路(IC)、硅片以及制造平板显示器和复合半导体等组件。
由于对更复杂的半导体的需求不断增加,湿法工艺被气相刻蚀和清洗所取代,从而促进了特种气体的使用。医疗行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因为它消耗了大量的高纯度和惰性气体,在分析和成像设备、诊断、家庭和机构呼吸治疗、仪器和设备灭菌、牙科和一般外科麻醉、成像对比剂等方面有着多种用途。持续的新应用研究促进了医疗行业对特种气体需求的增长。
特种气体市场在地区层面上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2022年全球收入的近50%,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汽车、医疗和电子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了电子产品的需求。
北美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由于美国在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新能力而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欧洲地区则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政治不确定性、环境法规和竞争压力等,但仍然有一些增长机会,如可再生能源、环保技术和高端制造等。
电子特种气体市场是特种气体市场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之一。根据Linx Consulting的分析,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在2022年的规模约为40亿美元,预计在2023-2030年期间以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74亿美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
半导体市场的复苏和扩张。半导体是电子特种气体市场的最大终端用户,占据了2022年市场收入的近70%。半导体市场在2020年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需求下降和供应链中断,但在2021年开始恢复,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保持强劲增长,主要由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汽车电子和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需求增加。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特种气体,如硅气、氮化硼气、氟化氮气、硫化氢气、硅烷气、四氟化碳气等,用于沉积、刻蚀、清洗和掺杂等工艺。
平板显示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平板显示器是电子特种气体市场的第二大终端用户,占据了2022年市场收入的近20%。平板显示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主要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显示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型LED和量子点等。平板显示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特种气体,如硅烷气、四氟化碳气、六氟化硫气、三氟化硼气、四乙烯基硅烷气等,用于沉积、刻蚀和清洗等工艺。
复合半导体市场的持续增长。复合半导体是指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复合半导体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频率、高功率、高效率和高温度稳定性等,因此在无线通信、雷达、太阳能电池、激光器和LED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复合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特种气体,如三甲基镓(TMG)、三甲基铝(TMA)、三甲基铟(TMI)、三甲基锑(TMSb)、三甲基磷(TMP)等,用于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工艺。
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在地区层面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2022年全球收入的近60%,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以及中国、韩国、台湾和日本等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北美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占据了2022年全球收入的近20%,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在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和领先地位。
欧洲地区则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政治不确定性、环境法规和竞争压力等,但仍然有一些增长机会,如可再生能源、环保技术和高端制造等。其他地区,如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处于发展初期,有着较低的市场份额,但也有着潜在的增长空间,主要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水平提高和政府支持等因素。
2023-08-02